飞夺泸定桥的故事


创业故事 2021-03-21 12:50:58 创业故事
[摘要]飞夺泸定桥的故事正文国民党反动派早就派了两个团防守泸定桥,阻拦红军北上;后来又调了两个旅赶去增援,妄想把我红军消灭在桥头上。我军早就看穿了敌[db:cate]

【www.rnahk.com--创业故事】

  飞夺泸定桥的故事正文

飞夺泸定桥的故事

  国民党反动派早就派了两个团防守泸定桥,阻拦红军北上;后来又调了两个旅赶去增援,妄想把我红军消灭在桥头上。我军早就看穿了敌人的诡计。28日早上,红四团接到上级命令:“29日早晨夺下泸定桥!”时间只剩下20多个小时了,红四团离泸定桥还有240里。敌人的两个旅援兵正在对岸向泸定桥行进。抢在敌人前头,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

  红四团翻山越岭,沿路击溃了好几股阻击的敌人,到晚上7点钟,离泸定桥还有110里。战士们一整天没顾得上吃饭。天又下起雨来,把他们都淋透了。战胜敌人的决心使他们忘记了饥饿和疲劳。在漆黑的夜里,他们冒着雨,踩着泥水继续前进。

  忽然对岸出现了无数火把,像一条长蛇向泸定桥的方向奔去,分明是敌人的增援部队。红四团的战士索性也点起火把,照亮了道路跟对岸的敌人赛跑。敌人看到了这边的火把,扯着嗓子喊:“你们是哪个部分的?”我们的战士高声答话:“是碰上红军撤下来的。”对岸的敌人并不疑心。两支军队像两条火龙,隔着大渡河走了二三十里。雨越下越猛,像瓢泼一样,把两岸的火把都浇灭了。对岸的敌人不能再走,只好停下来宿营。红四团仍旧摸黑冒雨前进,终于在29日清晨赶到了泸定桥,把增援的两个旅的敌人抛在后面了。

  泸定桥离水面有好几丈高,是由13根铁链组成的: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9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人走在桥上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似的。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的山峡里直泻下来,撞击在岩石上,溅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涛声震耳欲聋。桥对岸的泸定桥背靠着山,西门正对着桥头。守城的两个团的敌人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工事,凭着天险,疯狂地向红军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

  红四团马上发起总攻。团长和政委亲自站在桥头上指挥战斗。号手们吹起冲锋号,所有武器一齐开火,枪炮声,喊杀声,霎时间震动山谷。二连担任突击队,22位英雄拿着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三连,战士们除了武器,每人带一块木板,一边前进一边铺桥。

  突击队刚刚冲到对岸,敌人就放起火来,桥头立刻被大火包围了。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传来了团长和政委的喊声:“同志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呀!”英雄们听到党的号召,更加奋不顾身,都箭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去,和城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激战了两个小时,守城的敌人被消灭了大半,其余的都狼狈地逃跑了。

  红四团英勇地夺下了泸定桥,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红军的主力渡过了天险大渡河,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线。

  延伸阅读:泸定桥的沧桑故事

  提到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四川甘孜州泸定县的铁索桥——泸定桥,是绝对绕不过去的。

  泸定县位于四川省西部二郎山西麓、甘孜藏族自治州东南部,界于邛崃山脉与大雪山脉之间。县城,滔滔大渡河上,“挂”着一条有310年历史的泸定桥。

  泸定桥地名的由来,当然不仅仅是因为它处在泸定县的中心位置。其中饱含着沧桑的历史典故。

  那天,猎猎风中,我站在泸定桥南岸的最高处眺望,眼前的泸定桥桥墩和上面的铁索,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古铜色的质地。桥墩上的铁索一直是清朝时修建时原来的样子。有意思的是,这些铁索上都有当初铁匠师傅铸铁时留下的印迹,这是按监工要求刻印的“质量保证书”,一旦出了问题就要被追责问斩。它一如千百年来背夫身上结实的肱二头肌,连接着力量和柔情、昨天和今天、诉说和缅怀。 自清代以来,此桥为四川入藏的重要通道和军事要津。

  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这里,以22位勇士为先导的突击队,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铁索桥上匍匐前进,一举消灭桥头守卫。

  泸定桥北头的广场上,有一尊当年康熙大帝的御碑,上面的文字介绍道:清朝康熙时期,藏族和汉族的物质交流到了大渡河,全靠渡船或溜索转渡。有时不能及时渡河,大渡河两岸经常货物堆集如山,一些鲜活食品(如野味、肉菜等)因无法过河而腐烂,而军队的频繁调动在这里也成了梗阻。公元1705年,康熙皇帝为了国家统一,解决汉区通往藏区道路上的梗阻,下令修建大渡河上的第一座桥梁,经过一年的修建,大桥于1706年建成,康熙皇帝取“泸水”(即大渡河旧称“沫水”,康熙错以为“泸水”)、“平定”(平定西藏准噶尔之乱)之意,御笔亲书“泸定桥”三字,并立御碑于桥头。

  文献资料介绍,泸定桥的每根铁链,约重2.5吨,由890个扁环左右扣联在一起,上铺木板形成桥面,桥之两侧各悬2根铁链作扶栏。桥之两端,各有1座20米高的桥台,内置若干铁桩,13根铁链铆定其上。桥台自重作为压重,承受铁索的巨大压力。桥之东西两端分别铸有铁牛、铁蜈蚣,表达了人们镇服“水妖”、铁桥永固的美好愿望。桥东对面左侧置有康熙年间的《御制庐定桥碑记》,上有修桥的起因、桥的规模及维修办法等内容。 沪定桥西有座噶达庙。相传修桥的时候,13根铁链无法牵到对岸,用了许多方法都失败了。有一天,来了一位自称噶达的藏族大力士,两腋各夹1根铁链乘船渡过西岸安装,当他运完13根铁链后,因过于劳累不幸死去。当地人修建此庙,以纪念这位修桥的英雄。

  其实,在修建此桥时,荣经、汉源、天全等县的能工巧匠云集于此,共商牵链渡江之计,最后采用了索渡的原理,即以粗竹索系于两岸,每根竹索上穿有10多个短竹筒,再把铁链系在竹筒上,然后从对岸拉动原己拴好在竹筒上的绳索,如此般巧妙地把竹筒连带铁链拉到了对岸。

  几百年前,泸定桥一直是川藏南线的必经之地。

  泸定县政协工作人员刘文进,自小就听他外公讲起自己在茶马古道上的传奇往事。他说,他外公叫祝定国,1924年出生于泸定县兴隆镇。为生活所迫,祝定国不到二十岁就做了“背脚”(也叫背夫)。那个时候,最穷的人才当背脚,因为买不起马骡,就只好自己一步步脚踏实地背着茶砖往山里走。

  祝定国常常是和村里的几个青壮年打伙,自带包谷面和一些咸菜之类的东西就出发。“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饿了,他们就在茶店子或客栈借主人家的锅灶煮熟,路上口渴了,就吧啦吧啦喝山泉。他们一般是先将成打好包的茶砖背到金川,再用工钱买回梨子又背回来泸定。来回背走身上的东西起码都在两百斤重。 他们走的线路很多,这要看老板对货物送往的目的地要求。一般最多的线路就是泸定,过磨西镇,翻雅家埂,再走三四十公里就到了康定。他们从泸定到康定,背一趟茶需要十来天,每天行走三十多里。

  文进说,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他外公在茶店子认识了他后来的外婆。外婆家有四姊妹,她是老幺,不到二十岁,长得眉清目秀,她看祝定国结实彪悍,人又踏实憨厚,就不容分说招他入赘成了家。

  刘文进说,他外公身强力壮,但由于当了三十多年的背脚生涯,长期弯身负重,到五十多岁就佝偻了,老年时就完全不能直起腰了。

  这些年,由于工作的需要,刘文进经常接触到许多茶马古道的文献资料。他说,当年那些茶砖实在不是好对付的东西,比人还高,压在背脚的身上,因茶包过重,沿途无法卸下歇息,背夫们只能用一根拐杖作为支架抵在背包下,以便挺直腰背歇脚片刻。日久天长,在泸定县的许多山道上就留下了拐杖的痕迹,正是这样,今天的雅家埂一带的不少山路上,还隐现一些圆形石坑。

  茶马古道的茶店子,其实不过是一个聊避风雨的栖身之所,背夫们到晚上住下后,躺在满是臭虫跳蚤的草垫上,检查彼此的伤痕:谁的肩背红肿了,就烧烫拐子的金属杵尖压在红肿处;肩背磨烂的,敷上盐巴以痛疗痛,他们十分清楚,明天面对的又将是一段艰难的路程。 如果说,泸定桥是茶马古道上的一座山峰,那泸定县城以南十二公里外的磨西镇,就是这座高峰上最为耀眼的“南迦巴瓦峰”。

  今天,泸定县磨西镇,作为泸定桥修建之前最重要的茶马驿站和唐蕃古道,它连同35公里外的雅家埂,红石滩不远处,仍留下不少往昔背夫的拐杵印。

  古往今来,磨西虽小却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茶马古道地势陡险,骡马难以通行,只有人的双脚可以攀援其间,所以自古便造就了茶马古道独有的社会现象,即人力背茶。

  当年,无数的背夫用汗水和生命换来的这条茶马古道的一时繁荣,他们当年是不幸的,他们唯有用不停息的脚步来支撑让自己和家人活下去。在那个年代,也没有什么比活下去更为重要的了。

本文来源:http://www.rnahk.com/chuangyeziliao/47729.html

相关标签:
相关阅读
  • 《大卫,不可以!》绘本故事 《大卫,不可以!》绘本故事
  • 【科幻电影《终结者》是谁演的机器人】科幻电影《终结者6黑暗命运》影评评价及自我感悟600字5篇 【科幻电影《终结者》是谁演的机器人】科幻电影《终结者6黑暗命运》影评评价及自我感悟600字5篇
  • 关于袁隆平的故事200字_关于袁隆平的故事_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 关于袁隆平的故事200字_关于袁隆平的故事_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
  • 关于战斗机的电影美国|关于战斗机的铅笔画图片 关于战斗机的电影美国|关于战斗机的铅笔画图片
  • 【村庄画画图片大全】村庄画画图片 【村庄画画图片大全】村庄画画图片
  • 红色经典小故事3分钟王二小_红色经典小故事3分钟_适合3分钟演讲的红色小故事 红色经典小故事3分钟王二小_红色经典小故事3分钟_适合3分钟演讲的红色小故事
  • 20个经典励志小故事_20个经典励志小故事_给你不一样的道理 20个经典励志小故事_20个经典励志小故事_给你不一样的道理
  • [2019我和我的祖国成长征文]2019我和我的祖国成长故事作文800字_我和祖国共成长征文10篇 [2019我和我的祖国成长征文]2019我和我的祖国成长故事作文800字_我和祖国共成长征文10篇
为您推荐
  • 【2019榜样4观看体会】2019榜样4观看心得范文800字
    【2019榜样4观看体会】2019榜样4观看心得范文800字
    新时代是一个榜样辈出的时代,更是一个需要更多榜样的时代。从2016年10月《榜样》播出到今年的《榜样4》,一个个榜样人物从幕后走到台前,述说着平凡而伟大的典型事迹和感人故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db:cate]
  • [学了很多却学艺不精的历史故事]学了很多,却还是做不好工作?
    [学了很多却学艺不精的历史故事]学了很多,却还是做不好工作?
    但是,有了知识体系,并不代表能在实际的工作中把事情做成。因为知识体系是侧重于核心专业知识以及相关辅助知识的培养。特别是在复杂工作中,需要协调一个团队共同完成,这时候就不仅要用到核心的专业知识,还需要用到组织、协调等各方面的能力,而这方面的能力,更多是需要靠经验加上有目的性的锻炼。因此,在知识体系的基新人学堂>为人
  • 精选成语故事100篇|精选成功、激励格言大全
    精选成语故事100篇|精选成功、激励格言大全
    1、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2、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冯两努——香港著名推销商)3、造物之前,必先造人。4、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5、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6、赚钱之道很多,但是找不到赚钱的种子,便资料馆 > 名言佳句
  • 【故事大篷车活动教案】故事大篷车演讲队
    【故事大篷车活动教案】故事大篷车演讲队
    枫泾镇“故事大篷车演讲队”深入23个自然村及居民小区为村民、社区居民宣讲党的十七大精神。宣传文化部门根据十七大精神,结合实际,编成老百姓易懂的乡村故事进村、入室,到田间地头向老百姓宣讲,受到村民们欢迎。图为:1月4日,近百位社区居民在枫泾镇白牛社区学校听故事大王唐秀芳用故事形式讲解十七大精神
  • [上海当代艺术馆]当代艺术馆陆馆长演讲“动漫美学”
    [上海当代艺术馆]当代艺术馆陆馆长演讲“动漫美学”
    陆馆长进行了关于动漫美学的演讲,首先对动画学会的logo进行了动漫美学的解读。 她认为动漫吸引人的核心在于动漫美学 animamix ——21世纪最重要的美学形式之所以吸引人的四个方向:  1,青春不老  2,说故事的本能  3,光与色的美学  4,团队的合作动漫美学和其他不同的地
  • 【全星全益无腿超人】“无腿超人”11月来昆演讲
    【全星全益无腿超人】“无腿超人”11月来昆演讲
    约翰·库缇斯 “我出生的那一天,医生就告诉我的父母,我一定会马上死去。他们告诉我的父母说我不可能活过当天,他们建议我的父母立即为我准备葬礼……”记者10月7日从昆明斯特来文化传播公司获悉,这个刚出生就曾被医生宣告死亡的“我”——澳大利亚籍国际励志大师约翰·库缇斯将于11月3日来到昆明,于下午2点
  • 国庆节的由来及意义_国庆节的由来及2013年国庆假期安排
    国庆节的由来及意义_国庆节的由来及2013年国庆假期安排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的纪念日。这里应该说明一点,在许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有数十万军民参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其实,人们头脑中的这一印象并不准确。因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典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开国大资料馆 > 桌边谈资
  • [中国演讲网官网]中国演讲网微信公众平台每日精选
    [中国演讲网官网]中国演讲网微信公众平台每日精选
    那天出城办事,拦下一辆八成新的出租车。师傅四十多岁,微胖,休闲衣装,一脸笑容,他很爱笑,话却不怎么多,什么都不多问也不好奇,倒是我问一句他答一句,很平和的口气。 快出城区时,看到前方路边有个年轻男人在招手,很焦急的表情。旁边,一辆闪着应急灯的车停在那里。前面的车并没有停,擦着招手的年轻人飞驰资料馆 > 哲理故事
  • 【中国演讲网官网】中国演讲网微信公众平台每日精选
    【中国演讲网官网】中国演讲网微信公众平台每日精选
    【哲理故事】细微处的人生哲理 勇于冒险——对于那些害怕危险的人,危险无处不在。 有一天,龙虾与寄居蟹在深海中相遇,寄居蟹看见龙虾正把自己的硬壳脱掉,只露出娇嫩的身躯。寄居蟹非常紧张地说:“龙虾,你怎么可以把唯一保护自己身躯的硬壳也放弃呢?难道你不怕有大鱼一口把你吃资料馆 > 哲理故事
  • 美文欣赏励志篇|【美文欣赏】心灵的韵律
    美文欣赏励志篇|【美文欣赏】心灵的韵律
    “先生,点一首曲子吧?两元钱。”当他把曲目的单子呈到我面前时,我不屑地连连摆手。然而,他那一身披挂却引起了我的兴趣:一手握着小提琴,一手拿着手写的歌曲目录;右边背着一把旧二胡,左边斜背的帆布包里探出一支笛子,也许是这般可笑的装束引起了一个约五岁男童的极大好奇,以致这孩资料馆 > 哲理故事